湘赣边红色地名——醴陵市
来源:史志株洲
2023-03-08 10:01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史志株洲》策划推出《湘赣边红色地名》专栏,重点介绍湘赣边株洲地区红色地名,回顾株洲革命历程,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官庄平湖

地理位置和地名由来

醴陵市地处湖南省东部,罗霄山脉北段。醴陵地名的出现,最早见于先秦典籍,距今大约3000年。醴陵之“醴”,意为甜酒;“陵”,意为山陵。醴陵地名是酒文化与醴泉文化结合的体现。“醴陵”可以意会为“酒味醇香的大山”。它的得名,最早和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和酒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山与水的完美结合。追踪溯源,“醴”就是渌水流域古扬越人发明的乌程酒。乌程,战国时楚菰城地。战国末,楚国经略江南。公元前334年,楚威王灭越,尽取其地。一支越人乌、程氏后裔,聚族而居,种糯稻酿醴,形成习俗,故得名“醴陵”。始为族邑地名,后形成区域村邑地名,汉高后四年(前184年),封长沙王相刘越为醴陵侯(乡侯),食邑600户。据《史记》:汉高后四年,封越以醴陵国为食邑。据《古今图书集成》:东汉析湖南地置醴陵。

▲五彩瓷谷

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域

醴陵,上古属三苗国地,后属古越之地。夏时属荆州之域。春秋属扬越之地,战国先属楚国洞庭郡,后属黔中郡。秦朝时属长沙郡临湘县。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属长沙国临湘县,汉高祖四年(前184),封长沙相刘越为醴陵侯。东汉建武元年(25),析临湘县、湘南县境域一部分,置醴陵县。东汉延平初年 (106),县治从古城村迁至今址。三国时属吴国荆州长沙郡。隋代属荆州长沙郡,大业三年(607)改临湘为长沙县,撤醴陵县并入长沙县。明洪武二年(1369),撤州为县,属湖广布政使司潭州。清初沿袭明制。康熙三年(1664),属湖南省长宝道长沙府。民国元年(1912),属湖南省湘江道(后改湘东道);民国二十七年(1938),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长沙专区;1952年属湘潭专区;1959 年划西部渌口、姚家坝等地属株洲市;1968年属湘潭地区;1983年,划属株洲市。1985年5月,撤醴陵县置醴陵市。1986年撤城关镇,设4个街道。全市辖4个街道、4个镇、37个乡。后陆续撤乡建镇。1994年,设城东街道。1996年,撤销9个区工委( 区公所)。截至目前,醴陵市辖阳三石街道、仙岳山街道、浦口镇等24个镇、街道。

醴陵是世界釉下五彩瓷的原产地,中国“国瓷”“红官窑”的所在地,陶瓷产业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全国三大“瓷都”之一。

▲状元洲

市域革命历史简述

“中国近代半湖南,湖南近代半醴陵。”有学者这样概括醴陵的近代史。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萍浏醴起义、秋收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曾到醴陵考察农民运动,在其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曾14处提到醴陵。

1926年7月中旬,叶挺独立团进击醴陵县泗汾取得大捷,首先进占醴陵城。1927年1月,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来到醴陵,在先农坛的正殿楼台上召开了农运调查会,并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记载了醴陵农民运动的一些典型事例。1927年9月11日,为了配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醴陵县委组织部署了四乡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捕杀土豪劣绅,攻打清乡队和地方反动武装,9月12日攻占醴陵县城,成立了醴陵县最早的革命政权——中国革命委员会醴陵分会。醴陵秋收起义,为后来开展更大规模的年关暴动创造了条件。1949年8月4日下午,程潜、陈明仁联合发表了37名将领联名的起义通电:率领全湘军民,取得和平之基础,正式脱离广州政府。此次参与起义中的程潜、陈明仁、李明灏、余志宏等都是醴陵籍人士。湖南和平解放,醴陵人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里走出了李立三、左权、耿飚、宋时轮、程潜、陈明仁等一大批仁人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