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时任省长)在湘潭经开区宏大真空调研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转变政府职能,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持续加以推进。湘潭市把营商环境作为湘潭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来抓,明确2020年为“营商环境优湘潭市人民政府出“重拳”、亮“实招”,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化年”,全力厚植环境“软实力”,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2020年8月,湘潭市获评(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综合排名第四。
▲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湘潭经开区舍弗勒湘潭有限公司调研
一是市委政府高位推动。对标京沪要求,结合湘潭实际,进一步查找差距、精准施策,以市委市人民政府名义印发《湘潭市优化营商环境28条措施》,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市委市人民政府印发《湘潭市“营商环境优化年实施方案”》,全面推进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提速、实体经济降本减负、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涉企政策落地落实、重商安商亲商等六大专项行动,为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明了方向、定下了调子,一场为营商环境打造的“青山绿水”景象逐步浮现。设立湘潭“企业接待日”,市领导、职能部门、企业三方对话,实现难点、堵点现场交办、当面交办。全年共开展“企业接待日”活动6次,接待企业30家,受理企业投诉59件,已办结38件。
▲国务院督导组来湘潭市政务大厅现场督导,了解窗口办事情况
▲省政府秘书长王群来湘潭市政务大厅调研
二是全心全意服务发展。面对疫情大考,全市36位市领导组成协调问题“帮帮团”,帮助48家大中企业复工复产,“变55天为5天”,让一家儿童口罩项目快速形成产能;263名专业骨干和教授组成宣讲队伍“轻骑兵”, 奔赴各县市区、园区、企业进行政策宣讲、政策解读和答疑,全年共举行亲清政企“轻骑兵”送策入园入企活动11期,参与企业近500家,确保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305名干部和专业服务伙伴组成服务团队“亲商管家”, 为企业提供工商指导、法律顾问、财税优化、项目申报、投融资、挂牌上市、知识产权、人才招聘、政策咨询、管理咨询、品牌营销等各类企业所需的公共及专业服务。1406名党员干部组成防疫联络员,到1879家复工复产企业,既当防疫指导员,又当政策宣传员、一线服务员,实现了全市规模以上复工企业全覆盖。
▲湘潭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张迎春看望政务工作先进集体
▲湘潭市推进“马上就办、最多跑一次”改革
三是刀刃向内优化环境。湘潭市委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营商环境专项巡察,斩断“黑手”、强群众在市政务大厅窗口办理业务 市政务大厅设有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母婴关爱室、健康小屋等配套设施势亮剑。市委巡察组走访235家市场主体,谈话560余人次,查阅资料2300余份,收回调查问卷229份,受理来信来访70余件,发现具体问题140余个,下发交办函16份,交办问题45个,巡察期间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50多个。市人大开展专项工作评议,推动“一府两院”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升服务水平。法院牵头26家部门联动,省内率先集中签署推动和完善执行联动工作机制合作备忘录,实行重点工程“项目警长制”,为全市重点项目(企业)建设保驾护航;率先在全省出台《市场监督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督工作方案》,科学合理强化监督,让企业发展的环境更净、让企业家的心更定,实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市政务大厅设有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母婴关爱室、健康小屋等配套设施
四是瞄准难点提高效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大难点。全市实施“多规合一、三测合一、多审合一”,推进“区域评估”和“告知承诺制”,实现了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审批管理体系、监管方式的四个统一,形成了“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统一了“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建立了“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构建了“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提升了审批效率。对照2020年度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专项行动中明确的18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组织相关责任单位承诺提速目标及优化措施,全面对标长沙市提质提速目标。
▲群众在市政务大厅窗口办理业务
五是全力降低企业负担。全市持续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服务措施,促使减税降费新政稳步落地,新增减税降费8.7亿元,减免社保费用15.5亿元,落实工商企业电费优惠1亿余元,减免国有门面房屋租金1200万元。辖内银行对国省市复工复产名单内企业发放贷款194亿元,融资担保成本平均下降30%。开设“六稳”“六保”政策兑现专窗,减免缴费、发放补贴3.7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