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醴陵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在株洲市金融办的指导下,在醴陵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服务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为主线,全面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等,各项工作任务取得较好成效。
一、2021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融资规模稳步增加。11月末,醴陵市新增社会融资规模96.61亿元,其中直接融资39.75亿元,间接融资56.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6%。醴陵市存款余额462.5亿元,同比增长8.6%,贷款余额353.3亿元,同比增长12.3%。
(二)醴陵企业主板上市“再发力”。10月19日,华联瓷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12月8日,国光瓷业复牌。6家企业进入株洲市拟上市(挂牌)企业名单,恒茂高科等4家企业进入了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三)金融供给稳定有序。重点项目资金保障有力,在11月株洲市“三比三看”竞赛活动融资力度考核中,醴陵市排名第一。政银企合作继续强化,组织召开了多场金融形势分析会、政银企对接会,与农发行签订十四五期间围绕乡村振兴投放9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农商行与湖南恒凯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签订乡村振兴贷款共3700万元。
(四)金融环境持续优化。开展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清收专项行动,清理标的1600余万元,收回贷款40笔。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联合公安、市监查处14起涉嫌非法集资线索,密切关注、协助做好“都好科技”、“颐和寿康”等案件的稳控工作。2021年度各县市区“防范和处置涉众型金融风险及打击金融违法行为”平安建设考评,醴陵市排在第一档次。
(五)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引导多家银行机构开发了多款普惠金融产品,加大了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三农”、小微企业、民生等领域的信贷投入。省中小企业续贷受理中心醴陵分中心授牌成立以来,3亿授信额度已受理700余万元续贷。蚂蚁金服醴陵频道开通以来,贷款余额5.68亿元,其中涉农贷款4.91亿元。在全市开展三信评定活动,累计完成110个村的“整村授信”,共授信49061万元,户均授信5.75万元。在株洲市乡村振兴对金融工作的考核中,醴陵市获得满分。
二、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紧扣“千亿时代”目标,抢抓机遇,奋力作为,全力以赴落实工作。
(一)助力信贷投放。一是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整合银行、保险、担保等各类机构产品,引入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促使企业及个体户线上融资实现突破。二是深化金融改革。推行“一对一”主办行制度,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依托陶瓷、花炮等优势产业链,以培育打造玻璃、服饰、电子信息等产业为重点,提高链上企业的信贷获得率。三是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对全市投资重点项目进行跟踪,制定年度信贷投放计划,聚焦乡村振兴、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株醴融城等重大战略重点项目,加大政银企对接密度,切实扩大有效融资需求。
(二)狠抓企业上市。建立支持企业上市的相关奖励机制,加大上市培训力度,以产业链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为重点,推动企业上市,做大资本市场醴陵板块。重点跟进恒茂高科上市审核进程,加快推进4家企业的上市前准备工作,力争新增3家企业进行辅导报备,新增1家以上企业在新三板、四板挂牌。
(三)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以入股株洲融担、省相关融担公司在醴设立分支机构、政府出资设立融担公司等方式,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机制,缓解企业因抵押资产受限而造成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四)持续防范风险保稳定。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公众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从思想源头上防范非法集资滋生蔓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对辖区内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保持高压态势,真正做到群防群治、打早打小。重点加大对房地产、养老机构、投资理财、文化旅游等涉嫌非法集资行业的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