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
来源:信息年鉴
2022-03-30 09:23


▲中共醴陵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委员会开展学史崇德,走红色之路,做红色传人主体活动

2021年,醴陵被列入全省14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之一。今年以来,醴陵紧紧抓住湘赣边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优势,挖掘潜力,补齐短板。切实抓好农业生产,着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统筹做好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人居环境、农村改革等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十四五”三农工作打响“开门红”。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6亿元,可比价增幅10.9%,其中农业总产值50.9亿元,可比价增幅2.5%;林业总产值9.2亿元,可比价增幅16.6%;畜牧业总产值45.8亿元,可比价增幅20.4%;渔业总产值4.7亿元,可比价增幅1.7%;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95亿元,可比价增幅6.7%。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86元,增长10.1%。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72.72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利润12.34亿元。荣获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2021年农业农村部农情基点县工作考评优秀单位、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2021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单位、2021年度全市打造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先进单位。醴陵市皓缘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鑫莉胜蔬菜特色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茶山镇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醴西”和“醴北”两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入选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枫林镇隆兴坳村(艾草基地)和板杉镇擂鼓桥村(油茶)被认定为为2021年湖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


▲农技干部指导农民柑橘栽培技术

【产业帮扶】  围绕“一县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产业布局,醴陵积极打造以油茶特色产业为主,蔬菜和茶叶为辅的“一特两辅”产业发展格局。制订了2021-2025年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同乡村产业振兴规划,整合全市资源,因地制宜筛选一批有前景、有潜力的产业项目13大类,进入2022年省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重点项目储备库,资金投入2.2亿元。重点打造提升醴陵茶油、醴陵玻璃椒、醴陵青柑茶、隆兴坳白茶、周坊绿茶、横江黄桃、东岗瓜蒌、李畋瓜果、沩山蜂蜜、浦口特色蔬菜等38个特色品牌,培育蔬菜、油茶、瓜蒌、生猪、水果等优势产业园或产业带。


▲醴陵市农业农村局在泗汾镇陈家垅村举行“绽放三农风采,凝聚振兴力量”插秧比赛.

【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年泗汾镇等7个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主要涉及泗汾镇、船湾镇、明月镇、沈潭镇、枫林镇、左权镇、官庄镇等7个镇31个村,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7.17万亩,主要建设内容:土地平整1601亩、土壤改良7.0万亩、整修山塘41座、新建泵房6座、灌溉渠80.567km、排水渠34.382km、高效节水工程2800亩、整修机耕路18.136km、农田防护林6831m、岸坡防护434m、布局耕地质量监测点350个。

【农业品牌】  全市“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累计达15个,8家企业10个产品获得“湘赣红”区域公共品牌的授权,醴陵玻璃椒品牌价值达1.67亿元。


▲在茶山镇开展2021年全国科普日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美丽乡村建设】  2021年,重点创建白兔潭镇氽溪村、茶山镇铁河口村为省级特色精品乡村;创建沩山镇沩山村、浦口贯古社区、浦口镇三铺村、泗汾镇茶田村、嘉树镇渗泉村、枫林镇彰仙村为湖南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新增东富镇东富村、枫林镇双井村、明月镇云岩社区、船湾镇东山村、嘉树镇罗儒村、王仙镇李山村、茶山镇茶溪村7个株洲市级“美丽乡村”授牌示范村。继续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2021年省、市、县三级联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41个,比上年度增长13.6%,形成一批“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宜居宜游美丽乡村。


【相关链接】

醴陵市人民政府——当好新征程上的排头兵 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醴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