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醴陵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廖胜云率队调研文旅广体工作。
调研组一行来到渌江书院,实地调研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了解“醴陵晚清民国名人”“毛泽东与醴陵”“湖南和平起义”专题展陈规划,详细询问了机构改革、考古人员配置、文物利用、文创产品等情况,并与大家互动交流。
座谈环节,市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提名人选徐峰介绍了醴陵文旅大数据、文旅融合大思路、2023年我市文旅工作要点。综述了市文旅广体局单位沿革、职责职能、机构设置、人员结构,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数据、产业文化资源、景区旅游数据等。并阐述了推进文旅融合的基本思路,以及推出人文成果、打造沩山古窑、发展乡村旅游等17个我市今年的文旅工作要点。
听取该市文旅广体工作的基本情况后,廖胜云表达了高度肯定。他说,文旅大数据思路清晰,非常系统;文旅工作有品位、有情怀、有价值、有建树、有声有色;文旅干部干事创业,精神振奋。17个文旅要点件件切中要害,按构想推动到位,醴陵文旅事业将进一步提升。
廖胜云指出,文旅工作无上光荣、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文化是无形的资本,效益无穷无尽。文旅事业潜力巨大,需要我们想事、谋事,一是深入挖掘文化资源。醴陵名人故居、名篇墨迹、名家故事等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文化、陶瓷文化、花炮文化等积淀深厚。要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扎实深入的工作,彰显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沩山窑的农耕、陶瓷文化,石亭镇的码头文化等。二是大力推介宣传。摸清家底后,要让千家万户感悟文化底蕴,积极推动文化进家庭、进校园、进干部培训班;利用各种形式、渠道推介醴陵文化,提升市民素质,塑造花炮、陶瓷产业的文旅融合竞争优势。三是系统打造文旅产业。系统包装、策划、推介,体现醴陵元素、品味。一方面瓷器、花炮、特色食品等要形成统一的视觉标识,打造醴陵系统文旅产品,形成品牌;另一方面,将红色游、人文游、工业游等景点串珠成链,绘就一幅全域旅游全景图。
他表示,政协将坚定地践行“文化自信”,积极鼓与呼,营造全社会都支持、参与文旅建设的氛围,并与文旅广体局加强互动,一起推动这项伟大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