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填志愿》- 田标兵
来源:南风有梦 文学醴
2025-06-24 10:17

“你估得多少分呀?”当所有的工作忙完后,也就是全部志愿书被收走,教室里稍微安静些时,吴老师才拖着略显沉重的脚步走过来,用有些沙哑的声音询问我。他已经记不清我上报的分数了。

他身上的白色衬衫已被汗水浸透,满面潮红,像刚刚洗过热水脸还没来得及擦拭,眼皮却有些沉重,似乎准备随时关闭两扇通向外界的门。

三十多年前的这一幕,我一直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二日临近中午时分,在位于均楚金盆山的醴陵七中高三班发生的。当年高考的时间是七月七、八、九日,考试的科目有七门:语文、数学、外语(我们考的是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生物,满分为七百一十分,其中前两门各一百二十分,生物七十分,其它各一百分。

参加完高考,回家休整两天后,在阅卷成绩还没有公布前,同学们就要按时到校,集中填报志愿。大致流程是老师发放各门功课的试题标准答案,学生据此凭记忆逐一对照,估算、统计自己的得分。然后,老师公布预估的重点本科、一般本科、大专、中专各批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并取出一套厚厚的高校录取计划资料,由学生根据各自的情况,从中查找、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最后,每位学生在发给自己的志愿表中,分别填写好一、二、三志愿,交给老师,统一上报。整个过程持续大半天。当日下班前,志愿表必须呈送到市教育局。那时从七中到教育局,专车大约需要二个小时。

从估分开始,教室里就叽叽喳喳闹腾不停。各人的回答与标准答案难得一致,大家只好在不断讨论、纠结中给分。局面逐渐热络,仿佛几十台不同频率的收音机同时开播,各种声音互相交织干扰。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声音尽快传递出去。一场别开生面的嗓音竞赛就这样悄然进行着。

设想一下,全班五十多位同学,互相探讨着得分情况,传抢翻阅着一套陌生的资料,同时,还得按要求完成志愿表的填报,就知道该是多么热闹纷乱的场面!

教室里已乱成一锅粥,班主任吴老师——同学们的主心骨,被围得水泄不通,各种不同的提问毫无顾忌地砸向他,还有相同的问题也反复执拗地折腾他。五十多岁的吴老师就这样不断地大声回答、解释着大家的问题。相比上一堂课,这份辛苦多的不是一星半点。吴老师不仅是我们的班主任,还是高中三年的数学教师。

我不想去凑这个热闹。主要原因是沮丧,我对自己的高考成绩很不满意。通过核对答案,我才得知最拿手的数学,竟然错了这么多,估计只有八十三分。

数学考试时,我的信心爆棚,一路闯关,没有碰到要咬笔头的题目,考个百分岂不是板上钉钉的事?何况高三以来,数学成绩有几次不上百分?

是前一晚被蚊虫骚扰没休息好,还是考试时太过燥热以致脑子溶化短路,还是“越容易的题目,就越容易丢分”的魔咒真的降临到我的头上了......

我苦思不得其解。

那些年,农村普遍艰苦。跳出农门,是农家孩子特别是已攻入高中的年轻人的共同梦想。能成为“吃国家粮”的人,是一件值得炫耀的大事。而供养一个这样的人,往往要竭尽全家之力。在大家的印象中,我是“跳农门”的热门人选。刚入高三,老师用当年的高考试卷摸底。我的成绩就超过了中专录取线。而同年,本校被录取的学生也不过七个,比例仅七分之一。

但是,数学一败,总分被拉下一大截,现在,能不能考上中专还真成了问题。

估完分后,我从簇拥的人头间瞟了几眼资料,又从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中,初步整理些信息,率性地将所有志愿都填报成关于林业的,比如东北林学院、北京林学院、中南林学院、湖南林校等。我本来就从山冲里来。如果能录取,那就让我回报家乡吧。

填完后,我就萎缩到教室的一角。大家都在忙着填报志愿,离别情、同学情,已不是主要话题。何况,我的脑海里,只有懊恼与落寞。要不是还有其他的事,也许,我早就跑了。

阳光正热烈地钻过樟树叶的缝隙,播撒在窗台上,为考得出色的同学增添喜悦之彩。别烦我!风吹动树叶,阳光任摇曳,我静静地斜视着光影,脑子里尽是浆糊。

现在,令人尊敬的老师主动走过来关心,总不能不回答吧,我近乎是自言自语:“四百八十六分。”

“嗯,发挥正常。估计在中专线附近,你填的什么志愿罗?”吴老师语气平和,有关心,更多的是宽慰。

“都是林业的。”

“四百八十六分,填林业有点危险呢。能不能录取,难得保证,你最好是改一下。改成教师类的把握大些。”

“反正没考好,胡乱填一下算了,要是没有录取更好,还可以复读一年。”我不由自主地站立起来,尽量显示出无所谓的样子。

“填志愿也重要呢。填得不好,本科的成绩可能连中专都录不上。”无论怎样疲惫,吴老师关爱学生的心却从未发生变化。

后来的结果是,大家的估计都不错,错在我的分数低了三分。那年中专的录取线是四百八十九分。

正是这三分,促使我们全家咬紧牙关又供我复读了一年。

几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我终于活成了现在的这副模样。

如今高考时间调到了六月七、八、九日,显然更加合理。虽然现在的高考不像以前,几乎能决定一个农村年轻人的前途命运。但无论如何,十年磨一剑,这也是一次大考,是人生的一粒大“扣子”,怎么着,都要尽量扣好不是?

希望今年的学子们都考得好,同时也把志愿填报好,顺顺当当地踏上人生坦途。


作家简介

田标兵,湖南醴陵人,现就职于醴陵市林业局,系毛泽东文学院学员,湖南省作家协会、株洲市作家协会会员,醴陵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有《悠悠渌江桥》《长忆那夜月饼香》《醴陵炒粉》《金水淦田》等十数篇散文、小说作品发表于《湖南工人报》《湘声报》《今古传奇》《长沙晚报》《株洲日报》、株洲文艺等报刊杂志,《渌水更悠悠》获第三届“羡林杯”生态散文奖,《一诺四十年——记林木育苗坚守者李庆典》《脱贫路上》等作品收录入国家级刊物《共和国骄子》。